一、什么是有机农业
有机农业的概念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首先在法国和瑞士提出。身为有机概念起源地之一,瑞士是一个太让人着迷的国家。

瑞士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联邦制国家,是全球最富裕、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,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。瑞士国土面积41285平方公里,人口约823万人,其中15.9万人从事农业生产,不到瑞士总人口的2%,农业产值约占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0.7%。
到2012年,瑞士有机农场大约占耕地面积12.1%。与其它欧洲国家相比,瑞士与奥地利的有机农场比例最高。瑞士78%的有机认证面积为牧场,17.4%的认证面积为农业耕种面积,1%为果树种植。谷物和蔬菜的种植局限于低海拔地区,约三分之一的农场从事谷物生产。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、大麦、黑麦、燕麦、玉米、土豆。经济作物有甜菜、油菜、烟叶、核桃和果树等。
瑞士的人均寿命和生活指数均居全球前列,从上世纪50年代起,瑞士政府便极其重视有机生活的推广。前国家航空公司——瑞士航空曾供应自然生长的有机食品,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提供有机食品的航空公司。

二、瑞士农场的印象
“瑞士一直将农业视为整体发展的重中之重。而且,在发展中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本身,还与其他许多东西一起发展,是一个融合发展的体系。 ”
瑞士农民的房舍大多依山而建。一栋栋充满传统风格的三四层楼高的房舍,不仅拥有红色的瓦、尖顶的阁楼窗户,还将底层依托山势建成车库,外面再覆以拥有自然坡度的草坪,便与蓝天白云、雪山碧草有了和谐统一的韵味。


在瑞士英格堡这座仅有4300多人口的小城,它以自己的方式讲述了瑞士有机农业的独特发展模式——农业与现代生产手段、人力素质提升、生态保护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。
瑞士农民的牧场多在山间、坡上。从高处俯瞰,连绵的草地被绳子分隔成各种不规则的块状——颜色浅的,是放过牧的;颜色深的是正在抚育的草地;而点醉着黄色小点并隐约传来“叮当”牛铃声的,是正在放牧的草地。“轮牧”不但确保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,还护住旅游业赖以为生的山水资源。

三、高度机械化的农场
一个农场价值480万元
罗伯特家的农场位于山腰,在这个占地约1200平方米、两层高、坡顶结构的农场中,养殖了60只羊、20头奶牛。与养殖规模相适应,罗伯特还拥有分布在山间坡地上的10万平方米草场。天气晴好的时候,罗伯特会把羊、牛赶到草场上放牧。下午4点左右,随着他一声悠长的口哨,羊群、牛群会沿着两侧通有微弱电流电线围成的通道,“队列整齐”地回到农场。

由于牲畜多,又位于斜坡位置,“要经营好农场,仅靠人力远远不够,必须依靠割草机、收草机、挤奶器等10多台设备。”
四、有机健康的高品质产品

一升有机牛奶能卖到5.1元。“我主要生产有机牛奶,因为它的价值更高。”罗伯特说,一升有机牛奶能卖0.75瑞士法郎(约合5.1元人民币);用了化学肥料饲养的奶牛产的牛奶,一升只能卖0.55至0.65瑞士法郎(约合3.7元至4.4元人民币)。 对于罗伯特年产12万升牛奶的农场来说,选择生产有机牛奶无疑要划算很多。有机产品可以让他增收1万多瑞士法郎(约合6.8万元人民币)
牛奶是瑞士的主要畜产品,占农业产值的1/4。为了确保高品质的产品,瑞士在方方面面做了规定——制定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,从鲜奶生产到牛奶质量都由联邦政府兽医官负责,确保一旦出现问题,可及时处理;制定高于欧盟规定的卫生指标等。


其中,保护生态环境、发展绿色农业无疑是瑞士确保农业品质的重中之重。 “我们从事畜牧业已经有几个世纪的时间,因此我们很清楚环境能承受的总体开发量。”瑞士驻华大使馆参赞菲利普·查斐说,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瑞士联邦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措施,包括限制土壤中的养分输入量,农药和除草剂必须按指定的方式使用;养殖者要严格控制养殖密度,如奶牛养殖必须保证奶牛有足够的室外草场以及栏舍等配套设施,避免过度放牧;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及荷尔蒙等。

为了提高农民收入、推动农业融合发展,瑞士联邦政府发出号召 ——“农民不应只干农活,而应该成为创业家。”英格堡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后,一部分农民开始开设宾馆、餐馆,一部分农民开设工厂生产与旅游有关的特色产品,一部分农民在农闲时去旅游公司工作。

在风景如画的英格堡布汝尼景区,夏季时,苍翠的草地既是当地农民的牧场,又是观光的景点;冬季时,白雪覆盖的牧场既是滑雪的场地,又是当地农民增收的“资本”。农民夏季时在山下居住,冬季就会搬到山上,为游客提供滑雪教练、餐饮等服务。

瑞士的有机农业起步早,发展的很好,国民幸福程度高跟他们的有机生活方式密不可分。希望我们在学习各种宝贵经验的同时,能切切实实地,让有机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,并且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。